6.做好注册会计师行业行政管理工作。周密稳妥地推进原“四大”中外合作会计师事务所本土化转制后续工作。强化对H股资格事务所从事H股企业审计业务的监管。做好注册会计师注册备案、会计师事务所审批备案、证券资格事务所日常变更备案等行政管理工作。截至2016年底,全国共有会计师事务所8445家(含分所),执业注册会计师105407人,行业从业人员超过30万人。 (十)全方位开展会计国际交流与合作 1.积极参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基金会治理结构改革。协助余蔚平副部长顺利当选监督委员会正式委员,并积极做好监督委员会日常工作,不断提升我国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制定治理层面的话语权和影响力。协助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基金会中国受托人金立群处理日常受托人事务,并做好朱光耀副部长参选基金会受托人的相关准备工作,继续巩固我国在基金会的话语权。做好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咨询委员会中国委员的申报工作,上海财经大学副校长陈信元成功当选咨询委员会委员。做好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解释委员会中国委员的竞选工作,中国人寿副总裁杨征成功当选解释委员会委员。做好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资本市场咨询委员会中国委员的推荐工作,中信证券唐臻怡成功当选该咨询委员会委员。做好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相关人选的推荐工作。继续承担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新兴经济体工作组联络办公室工作。开展2016年我部向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基金会捐款工作,切实履行我国对基金会的捐款义务。 2.全面参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制定工作。密切跟踪研究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最新进展,就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投资性房地产准则、重要性在财务报表中应用项目、基金会章程审议等项目征求意见稿开展国内意见征求工作,并积极向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反馈意见,切实维护我国利益。通过会计准则咨询论坛、亚洲-大洋洲会计准则制定机构组、新兴经济体工作组等平台,与其他地区或国家就共同关切的议题进行技术讨论,通过多种渠道主动“发声”,在概念框架、公允价值计量、费率管制、政府补助、或有事项等项目上提出我国的关切和主张,切实影响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制定。 3.稳步推进会计国际趋同及等效。进一步巩固并扩大会计准则国际趋同和等效成果,因循我国资本市场开放进程,开展境外机构在华发债有关会计准则适用问题研究,积极探索解决途径。根据部领导关于“在10+3及金融财金渠道下推动会计国际趋同”的批示,与南非、俄罗斯、巴西、印度等金砖国家会计准则制定机构代表,以及韩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东盟10+3国际会计准则制定机构代表就会计准则趋同等效事宜进行会谈,推动金砖国家范围内以及东盟10+3范围内会计准则等效,为有序开放双边或多边资本市场、促进国际贸易及人民币国际化创造良好的会计环境。 4.稳步推进会计对外交流与合作。继续参加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基金会受托人会议、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咨询委员会会议、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会计准则咨询论坛会议、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新兴经济体工作组会议、亚洲—大洋洲会计准则制定机构组会议等机制性国际交流活动,不断提升中国会计的国际话语权和影响力。深化中美会计交流合作,建立中法会计交流合作机制。做好中美战略经济对话、中俄对话、“一带一路”高峰论坛、金砖国家财金渠道会议等机制下的会计议题相关工作。积极开展综合报告相关工作,成功推荐我司朱琳同志当选国际综合报告委员会委员,不断增强与国际综合报告委员会的沟通交流。 (十一)加强会计学会工作和理论研究 1.积极开展重点改革领域的会计理论研究。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为指引,结合经济社会发展和财会改革相关的重大问题,组织开展会计改革与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一带一路”国家战略与会计改革发展、中国会计改革与发展论坛等专题研讨活动,并组织学界专家就五大发展理念指引下的会计理论研究进行专题讨论。启动“全国会计重点科研课题2015”相关研究和跟踪管理工作,协调26项重点课题、52项一般课题的主持人及其所在单位开展中期检查。 2.积极开展会计学术交流活动。根据年度学术活动计划,围绕会计改革重点,继续组织各专业委员会、分会开展了20次专题学术活动,分别形成会议纪要或会议综述,将会议主要观点、主张和建议等公开发表,或提交给有关方面参考,学术活动的成效显著提高。 3.做好会计学术类领军人才和会计名家的培养工作。组织学术六期开班及在训的学术四期、五期学员开展集中培训,引领学员关注和服务财政会计改革工作。发挥领军人才的专业优势,积极组织学员就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发布的实务公告反馈意见。新选拔10名会计名家培养对象入选“会计名家培养工程”,同时发挥名家的智力优势,就会计改革与发展“十三五”规划、“一带一路”战略与中国会计改革与发展、会计理论研究等专题开展研讨,为会计改革与发展建言献策。 4.加强期刊编审工作。进一步加强《会计研究》和英文版《中国会计研究》(CJAS)的编审工作,规范审稿流程,努力提高审稿工作质量。《会计研究》获得中国期刊协会、中国期刊博览会(武汉)评选的“2016期刊数字影响力100强”称号,被中国学术文献国际评价研究中心认定为“2016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此外,加大CJAS杂志对外宣传推广力度,CJAS杂志的知名度、认可度也得到明显提升。 说明: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中华会计网校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纠错 (责任编辑:学习乐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