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那亚营销定位的目标客户:35-45岁,典型的中产阶级,身份是各领域的专业人士,精神层面追求自由精神,事业小有所成,财富小有积累,经过反省,生命已开始觉醒,开始回归家庭和追求自我实现,决心过一种与过去与当下主流价值观有所不同、更注重内心生活和精神追求、真正有品质的生活。
马寅本人是其典型代表,他清楚知道这个群体内心的困惑、挣扎与向往,而且他有资格成为这个群体的意见领袖。
因为房屋产品的复杂性,要打造出极致的体验感需面临更多的艰辛与挑战,确实不容易。可以看到2013年9月开始接盘,直达2015年夏初才开始真正大规模开展营销工作,体验区的打造花了近一年半的时间。面对未知,马寅一定遇到过超乎寻常的压力,这份坚持和决心,值得尊敬!很多时候,面对各种诱惑与压力,对的事情往往很难坚持到底,干出来才能成为路,干不出来或半途而废只能是梦。人生40要干自己想干的对的事情,这也是一种精神追求,马寅通过自身在践行,知行合一才能成为意见领袖。
6.终极的营销是宗教(价值观营销)
最伟大的营销是宗教,核心是价值观营销,直接占领客户心智的底层,其它的都水到渠成。
台湾的双连养老项目硬件配套比长庚安养中心要差的多,但长庚入住率不到60%,处于赔钱状态,而双连却床位紧张,不计算捐赠收入利润率能到20%,加上捐赠能超过150%。核心在双连是台湾双连基督教会自营的养老项目,“神管人肯定强于人管人”。
无锡灵山景区旅游地产项目是中国最挣钱的旅游地产项目,通过营销将灵山打造成为中国第五大佛教胜地,2015年世界佛教大会也在灵山召开。最初,一个空间小格出售数十万高价,很快销售一空,后面推出消耗品莲花灯,最低6666元,高者数十万元,依然销售火爆。
苏州“德胜洋楼”,将Y理论演绎到极致,直至成为企业的价值观标签,并通过营销成为一个企业文化现象。大家耳熟能详的有他们员工可以自己签字报销等等大家心向往之的细节,笔者深入分析发现其所有员工全部来自于其收购的木工技校(后被其改名为木工学校,并推出木匠学士),企业内部修有教堂,有员工自己管理自己的机构审查委员会。
彩生活成功的核心逻辑是将业主内心普遍渴望的不交物业费还能享受较好的物业服务的欲望显性化,内化为企业的价值化主张,并成功的将物业企业分为两类:彩生活与其它物业公司。通过这样的整体营销战略实现了快速扩张,短时间内超越万科物业成为了国内最大的物业服务企业。当然其在营销体验的闭环上存在诸多缺陷,现在陆续被暴露出来,也必将成为其未来持续发展的最大障碍。
阿那亚项目和聚龙小镇项目,也是洞察到其客户普遍的内心深处的一直被压抑的精神诉求,并将其内化为项目价值标签,最后取得的成功。
7.地产存量时代,相同起点的赛跑
地产步入存量时代,项目成功的核心正在从原来的土地资源等非完全市场化竞争要素逐步移位于客户精准定位、整体营销战略与聚焦执行等完全市场化竞争要素。不论身处产业链条的那个环节,将所拥有的资源与能力优势与互联网大时代环境快速调频一致,找到属于自己的对的目标,并内化为企业员工的共同行动纲领,努力在一个细分领域做到最好,光环效应下,也将形成强大产业话语权,最终赢得自己的可持续生存空间。
赛跑才刚刚开始,大家还在相同起点。
(责任编辑:学习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