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有参与公考面试的考生在考场上第一题就满脸迷惑,就是因为遇到了漫画题。别看一张小小漫画在生活中给我们带来了许多欢笑,换个场景反倒容易让我们哭鼻子。其实,漫画题本质并不难,只是我们获取题目信息的载体由语言文字变成了图片元素,我们理解、组合、加工需要更快更合理的逻辑思维方式,那么如何把漫画题巧妙破解?华图教育在这里为你提供妙招一二三条,希望帮助你巧妙地破解漫画题,抢占先机。 一、找出疑惑矛盾点 在漫画题中,很多考生在第一个破题环节就会浪费大量时间做赘述,浪费时间而且无法击中要害,从而耽误了后面重点内容的回答。反之如果我们能分析图中元素,找出元素间的内在关联,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要找出题目中不合常理,存在矛盾或疑惑的点,将之合并概括后便成为了一个精彩的“凤头”。 图为2015年3月12日国税局面试真题。在这幅漫画中,漫画的核心是中间的四根棍子,而左右两边是争执的人。我们把棍子分为一类,人分为一类,把矛盾点找出来,“为什么同样的一堆棍子,两个人在两边却给出了完全不同的解答?我想这背后的原因值得我们仔细思考”。将两者分别概括,在开头提出问题,后面就围绕原因进行阐述,比如没有换位思考、没有交换意见、没有透过现象看本质等,那么一道题的内容自然就丰满了起来。 图为2016年2月25日国考(气象局、黄委会、统计局机关)面试真题。和上一幅图类似,题目里面存在的疑惑即“为什么同样一队小狗,在经过地上的洞后就只剩下一只视力障碍的小狗了呢?”之后可以就小盲狗为什么掉不下去,而其他健全的狗为什么掉下去了分别论述,也可以展开详实全面的论证。 二、文字信息莫错过 一些漫画题本身就是去描写一些社会现象,比如下图: 图为2016年7月15日安徽省考面试真题,这幅漫画中很明显用“恐怕、听说、据说”几个词语以及图片中人们以讹传讹的表现,体现的是社会谣言尤其是网络谣言的危害,考生只需要围绕谣言这一点,按照社会现象类问题的解答思路回答就可以了,但是对于考生而言真正困难的是下面这类漫画: 这幅漫画的难点就在于漫画本身和文字关联性没有之前那么强,如果考生只围绕漫画来谈,而忽略了文字的信息,就会发现答题内容会虎头蛇尾,甚至说出开头就无话可说。其实这幅漫画就不能单纯被归类为社会现象类,应该是以句子的人生道理为主,作为观点类题目来回答。那么考生又有疑惑,漫画本身怎么处理呢?其实很简单,把漫画内容作为论证素材带入,这样也没有脱离漫画材料本身。 (责任编辑:学习乐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