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考生用自己笔试的方法,买教材背答案,岂不知大量做题、死记硬背的方法在面试中是行不通的。公务员面试与笔试不同,它更加侧重对考生能力的考查,而缺乏技巧性的秒杀。笔面综合复习法的关键并不在于笔试、面试复习方法的共同性,而在于二者内容上的共通性。正是这种共通性,能让考生在面试备考的过程中迅速找到切入点,通过温故而知新,为面试夯实基础。而后再通过技巧点拨,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那么哪些笔试内容可以用来温故,进而知新呢? 一、综合常识中的理论积累 在笔试备考中,常识往往是考生比较头疼的一个模块,尤其是对其中的政治原理、经济原理等内容颇为抽象,不易理解。但正是这一部分内容,对于面试备考来说尤为重要。比如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强调物质决定意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一论断在面试中的综合分析题目中就可以作为一则重要的采分点,即分析问题是否深刻就要看考生能否透过现象把握住本质,能否在经济基础这一根源上看带社会现象。此外普遍联系、永恒发展、质量互变、矛盾分析、否定之否定等规律更是我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离不开的思维武器,在人际沟通、应急应变、自我认知等某块多有应用。 二、言语理解中的方法准备 “言语为基”,在面试环节同样如此。其中最为实用的就是意图判断的方法。面试答题,首先要审好题目抓住要点,判断出出题人的意图,知道出题人想要考查什么,考生才能做到切中要害、不偏题。因此,考生在备考之初就可以把曾经做过的言语题目,如寓言类、引证类题目,翻找出来进行温故,并试以面试答题的方式加以回答。因为是做过的题目,这种重温式的复习,更加容易进入状态,消除隔阂与恐惧感。 三、公文写作中的经验提炼 机关公文是党政机关在处理公务过程中形成的具有特定效力和规范体式的书面文字材料。它是机关单位实施领导,履行职能,传达贯彻党和国家方针政策以及上级指示,制定规章,指导、布置和商洽工作,请示和答复问题,报告、通报和交流情况等的总要工具。它被列为申论考试中的必考题目,而在面试考试中它也经常出现,比如组织管理类题目就有着“计划”的影子,“总结”“报告”也直接出过题目。对于安徽考生来说更加需要重视的是“演讲”。因此,考生有必要把曾经写过的各种公文拿出来仔细研究,并尝试以面试的答题方式作答。 综上所述,尽管面试与笔试的复习方法不同,考试形式迥异,但其考查内容上与笔试是一致的,都是对考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所以,考生无需紧张、恐惧,只要通过温笔试之故,定能由此突破,知面试之新,从而夯实基础一举成“公”。 (责任编辑:学习乐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