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写字。(4分) 将下面一句话抄写在田字格中,结构匀称,笔画端正。(2分) 有时弯曲不是屈服和毁灭,而是为了生存和更好地发展。 二、积累与运用(34分) 1、根据提示写字、词。(10分) m?i guī pú sà há má táng láng biān fú ji? wai 半( ) ( )识 快( ) ()奏 ( )净 ( )蓝 安( ) 保( ) ( )惧 ( )置 春天的校园是hu? pō( )的,大自然kāng kǎi( )的把蒙蒙细雨洒向大地,滋润万物;风儿像被gu? lǜ( )了一样,暖洋洋的,轻拂脸颊,一种舒服的感觉涌遍全身。孩子们没有gū fù( )老师和父母的希望,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xī xì( )。 2、中国成语中有些如“螳螂捕蝉”之类寓言故事的成语。你还能举两个吗?(2分) _________、_________ 3、选择加点字正确的读音用“√”标出。(3分) 禀报(bǐng bǐn) 望洋兴叹(xìng xīng) 捕蝉(bǔ pǔ) 矿藏(cáng zàng ) 拱着身子(gōng gǒng) 推辞(cí chí) 4、填字成词。(4分) 明察秋( ) ( )然大悟 万( )俱寂 银装( )裹 百( )交集 如( )如醉 ( )山峻岭 ( )虚而入 5、照样子再写2个成语。(3分)(多写一个加0.5分,满3分止。) 心急如焚(××如×式)( ) 寒冬腊月(描写冬景的)( ) 螳螂捕蝉 黄雀在后(八字成语)( ) 6、选择正确的答案,填序号。(4分) ⑴我鲜有同龄的伙伴,只好独自玩耍。此句中“鲜”选( ) ①少 ②新鲜 ③味道美 ⑵“昼出耘田夜绩麻。”此诗句中的劳动要用到的农具是( ) ①木犁 ②耙 ③镰刀 ④锄头 7、原来,蝙蝠靠喉咙发出人耳听不到的“超声波”,这种声音沿着直线传播,一碰到物体就像光照到镜子上那样反射回来。此句中引号的作用是( ) ①表示对引文的引用 ②表示要着重强调或者阐述的对象 ③表示特殊含义 8、“一只狼凶猛地扑向小样”和“海浪像一个顽皮的孩童嬉笑着,扑向岸边。”这里的两个“扑”表现出什么?( ) ①两个“扑”都表现出来势凶猛 ②两个“扑”都表现出生动活泼的特点 ③第一个表现出狼的凶恶,第二个表现出海浪的顽皮,把海浪写的生动有趣。 9、“笑”的神态很多,你知道哪些笑呢?请你写下4个来,再根据具体的情景和你的生活体验填上适当的写笑或者笑得神态的词语。(4分) 笑的神态: ( )( )( ) ①受到别人的( )并不可怕,可怕是自己看轻自己。 ②张威同学表演“弹吉他”的滑稽像引得大家笑得( )。 10、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4分) ①吴王( )只看到自己国家的军事实力比楚国强大,( )准备出兵攻打楚。 ②大臣们认为攻打楚国( )取胜的希望很大,( )( )其他诸侯国乘虚而入,后果( )不堪设想。( )大臣们都不同意吴王的主张。 11、星期天,我( )看书,( )听广播。 12、蜜蜂( )在酿蜜,( )在酿造生命;( )为自己,( )为人类酿造最甜的生活 13、人物的形象,可以从描写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活动的词、句上去体会,读读下面的句子,你能从下面的句子中体会到什么?3分(友情提醒:别忘了写“答”) ○山坡上闪出一位年满八旬的老妇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国人民决不以日本士兵及人民为仇敌我八路军本着国际主义之精神,至仁至义,有始有终,必当为中华人民之生存与人类之永久和平而奋斗到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口语交际。4分 很多发明创造来源于奇思妙想。过去的很多大胆猜测和奇思妙想在今天已经成为事实。在学习和生活中,你一定也会有很多奇思妙想,请你把你的奇思妙想写出来。也许你就是未来的博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根据课文内容填空。(第1题2分,其余每空0.5分,计15分) 1、《长江之歌》中赞美长江有母亲情怀的诗句是_________。 2、《三亚落日》中作者把落日分别比作 ________、________ 。 3、在《卢沟桥烽火》和《半截蜡烛》中分别写了________期间东西方人民反抗侵略,热爱祖国的感情。 4、鲜明地表现出南宋爱国词人李清照的人生价值取向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她的另外一首词《如梦令》是常记溪亭日暮,________。兴尽晚回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告诉我们要多听取别人意见的名言是_________。 6、成功的合作不仅要________,要________,而且还要________,有________ 。 7、上半学期中,我们认识了很多人:被日本人民称为 “________”、“________”的聂荣臻将军;法国的 一家保护秘密情报;________的诸葛亮;揭开蝙蝠夜晚飞行秘密的意大利科学家________。同时我们还知道了现代社会离不开 ________;了解了中国四大古典名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渔歌子》中张志和说“斜风细雨不须归”,表面看“不须归”的原因是________,实际是“不想归”,原因是________。 四、阅读理解。(17分) (一)《烟台的海》节选 (6分) 烟台的海 (责任编辑:学习乐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