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网校!

学习乐园-网校学习乐园

自考 成人高考考研 中小学教育
当前位置: 主页 > 学历类考试 > 考研 >

同济大学人文学院艺术硕士(MFA)2019年考研招生简章(3)

笔名木子,男,随笔作家、学者、译者,湖北嘉鱼人,文学博士,副教授。自1991年以来先后在湖北大学和浙江大学就读本科、硕士和博士,其间曾在武汉某中学任教员,2005年至今执教于同济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2011-2012
2019考研新手(备考规划+考研公共课+四六级)【1元爽学班】
  

  笔名木子,男,随笔作家、学者、译者,湖北嘉鱼人,文学博士,副教授。自1991年以来先后在湖北大学和浙江大学就读本科、硕士和博士,其间曾在武汉某中学任教员,2005年至今执教于同济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2011-2012年赴德国法兰克福歌德大学访学,2014年12月于台湾短期访问,2014年获教育部第48批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基金资助,现从事文艺学、美学和中西思想研究。专著《非总体的星丛:对阿多诺<美学理论>的一种文本解读》(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论集《走出独乐审美的生境:文艺与美学专论》(上海书店出版社2016年),参编《中国当代文学编年史》(第四卷1966.1~1976.9)(山东文艺出版社2012年),译有佩特(W.H.Pater)的《柏拉图和柏拉图主义》。在《文艺理论研究》、《南京社会科学》、《同济大学学报》、《外国美学》、《中国美学研究》、《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美育学刊》上发表学术论文多篇,并有论文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

  张念

  女,随笔作家、批评家、学者,生于贵阳,哲学博士,现供职于同济大学文化批评研究所,任同济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副教授。主要从事女性主义思想与文化政治研究,从2000年起,在国内思想文化刊物发表女性主义研究及批评文章近百篇,曾在《南方都市报》、《经济观察报》、《广州日报》开设相关专栏,著有《性别政治与国家——论中国妇女解放》、《女人的理想国》、《不咬人的女权主义》、《持不同性见者》等。

  张屏瑾

  女,随笔作家、学者、译者。出生于上海,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文学博士,现为同济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所副所长,中国现代文学馆第五届客座研究员,美国杜克大学访问学者(2014-2015)。研究方向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文艺理论、城市文化研究。著有《摩登·革命——都市经验与先锋美学》(同济大学出版社2011年)。主持国家人文社科基金项目“中国早期城市文学的生长点研究”(2013-)。曾在《文艺理论研究》、《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当代作家评论》、《上海文化》、《上海文学》等杂志发表学术论文,曾在《文汇报》、《东方早报》、《上海一周》等媒体开设文学与艺术评论专栏。

  崔铭

  女,传记作家、学者,复旦大学文学博士,南京师范大学博士后,同济大学中文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韩国檀国大学中文系客座教授(2011-2012年)。主要从事宋代文学研究。

  著有《苏轼传:智者在苦难中的超越》(与王水照教授合著,天津人民出版社2013年)、《欧阳修传:达者在纷争中的坚持》(与王水照教授合著,天津人民出版社2013年),参编《历代文话》(王水照教授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郁贤皓教授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等,主编《大学语文》(同济大学出版社2006年),在日本早稻田大学《橄榄》、韩国高丽大学《中国学论丛》、韩国汉阳大学《中国言语文化》、《复旦大学学报》、《求是学刊》、《中国诗学》等刊物发表论文多篇。

  汤惟杰

  男,电影学者、作家,现任同济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副教授,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主要从事都市文化研究和跨学科研究,尤其擅长文学与电影的专题研究。

  出版有编著《城市文化读本》,发表有“海上梦语两生花——论《海上花列传》中的苏白策略与张爱玲的翻译意图”、“上海公共租界电影检查制度的建立”、“《一颗星儿》、‘毛瑟架’与‘新’的政治——胡适与早期《晶报》关系新探”、“重勘早期上海电影空间——以公共租界档案为线索”等论文。主要开设有《外国文学经典》、《文学与现代性》、《比较诗学》等课程。

  艺术产业管理和策展实务方向:

  孙周兴

  哲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外国哲学、美学等,尤以海德格尔研究、尼采研究和艺术哲学为研究重点。

  著作包括《说不可说之神秘——海德格尔后期思想研究》(1994)、《我们时代的思想姿态》(2001)、《后哲学的哲学问题》(2009)、《古希腊语简明教程》(2010)、《边界上的行者——孙周兴学术随笔》(2011)、《存在与超越——海德格尔与西哲汉译问题》(2013)、《以创造抵御平庸——艺术现象学演讲录》(2014)等。编著(译著)有《海德格尔选集》(二卷本)(1997)、《世界现象学》(2003)、《德意志思想评论》(2003)、《演讲与论文集》(2005)、《权力意志》(2007)、《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2009)《悲剧的诞生》(2011)、《哲学论稿(从本有而来)》(2012)等。另有多篇学术论文发表在《现代哲学》、《中国社会科学》、《哲学研究》、《文景》、《同济大学学报》等期刊。

  曾多次获奖,如《说不可说之神秘——海德格尔后期思想研究》获浙江省1997年社科成果三等奖;《海德格尔选集》被评为“97中国十大好书”,并获浙江省1998年社科成果三等奖;《本质与实存——西方形而上学中的实存哲学路线》获2006年上海市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

  万书元

  1981年1月毕业于荆州师范学院(今长江大学)中文系,1988年7月毕业于南京大学中文系现代文学与戏剧专业,获硕士学位;2000年2月毕业于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建筑历史与理论专业,获博士学位。现为同济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国务院学位办、教育部第一届艺术硕士专业学位(MFA)指导委员会委员,并任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美育研究会常务委员,瑞士联邦理工学院(SwissFederalInstituteofTechnologyZurich)访问学者,贵州民族学院客座教授,西南大学兼职教授。

  主要研究艺术美学与艺术批评,建筑与城市空间理论,艺术史与艺术理论等。曾获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和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多项,并获北京市优秀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合作)和国家优秀教学成果奖二等奖(合作)。主要著作有:《幽默与讽刺艺术》(台湾商鼎出版社,1993)、《神话探幽》(东南大学出版社,1995)、《第十位缪斯》(东南大学出版社,1998)、《老书院》(人民美术出版社,2003)、《当代西方建筑美学》(东南大学出版社2001)、《艺术美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和《当代西方建筑美学新潮》(同济大学出版社,2013)等。

  陆兴华

(责任编辑:学习乐园)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