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推进社会事业,坚持在社会事业中保基本、保必须、促均等。教育扶贫突出教学质量和保学控辍,实施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大学生“三免一补”和高等教育免费政策,义务教育阶段生均“三包”标准提高到3480元,面向农牧区贫困学生高校专项招生7004人,“两后生”全部接受免费中职教育。卫生扶贫突出精准管理和精准救治,形成以农牧区免费医疗、大病保险、医疗救助、重大疾病再救助等多元化的医疗保障机制,降低了贫困人口支出比例。社保扶贫突出应保尽保,将20.18万群众纳入农村低保范围,农村低保标准提高到3840元,实现农村最低生活保障与扶贫开发政策有效衔接。就业扶贫突出就近就便和能干会干,深入实施农牧民职业技能提升、城乡新增劳动力培训行动,大力推进订单、定向、校企联合培训,累计培训贫困人口11万人,转移就业近10万人。
大力推进“十项提升”工程,坚持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持续强化农牧区基础设施建设。
大力推进党建脱贫,持续巩固和深化干部驻村和第一书记选派工作,加强贫困群众教育,引导贫困群众解放思想、转变观念。
打赢脱贫攻坚战,既是与全国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也是维护民族团结、推进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
自治区扶贫办副主任陆华东表示,扶贫部门将始终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坚持精准扶贫与维护稳定相促进、与乡村振兴相衔接、与生态保护相统一,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和“三年行动计划”,开足马力、精准发力。精准聚焦深度贫困,将项目资金重点向深度贫困地区倾斜,集中力量攻克深度堡垒。精准聚焦目标任务,立足当前解决“两不愁、三保障”基本要求,着眼长远协调推进深度贫困攻坚与区域发展。精准聚焦突出短板,大力实施“十项提升”工程,加快建设一批事关贫困地区长远发展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工程,打通“最后一公里”。坚持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战略相结合,大力发展青稞、牦牛、绵羊、蔬菜等特色优势产业,强化新型主体培育,形成以产业为支撑、政策为辅助的贫困群众增收机制。精准聚焦转移就业,围绕市场需求抓培训,依托对口援藏、央企入藏抓就业,实现培训与需求精准对接。精准聚焦脱贫责任,持续加大督查巡查力度,确保真脱贫、脱真贫。
(责任编辑:学习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