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1】在古典传统里,和谐的反面是千篇一律:“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所以和谐的一个条件是对于多样性的认同。中国人甚至在孔子之前就有了对于和谐的经典认识与体现。中国古代的音乐艺术很发达,特别是一些中国乐器,像钟、磬、瑟等各种完全不同的乐器按照一定的韵律奏出动听的音乐,但如果只有一种乐器就会非常单调。 对这段文字概括最准确的是( B ) A. 和谐源于中国古典音乐 B. 差异是和谐的必要条件C. 中国人很早产生了和谐观念 D. 音乐是对和谐的经典认识和体现【解析】首句援引观点可以略读,然后通过结论词“所以”引出文段重点句,即“和谐”与“多样性”的关系,B项是对重点句的同义替换。 (二)在语句排序题中,援引观点可以判定首句。 【例2】①无论从事什么职业,处于什么岗位 ②思维能力在人的成功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③着名科学家霍金说过:有一个聪明的大脑,你会比别人更接近成功④没有思维活动的参与,人类的任何发明创造都是根本不可能完成的⑤都是快速走向成功的有利资本 ⑥拥有较高的智商、活跃的思维 上述句子按语序排列组合最连贯的一项是( C )A.②①⑥⑤④③ B.②⑥①⑤③④ C.③②④①⑥⑤ D.③④⑥①⑤② 【解析】比较②和③句,③句援引霍金的观点,应该作首句,可快速排除A项和B项。②句是正面观点,④句是反面论证,②在前④在后,排除D项。因此正确答案为C项。 (三)在逻辑填空题中,双引号所有的作用都可能会有所考查。 在逻辑填空题中,双引号可以表示引用典故,可以表示反讽,还可以表示强调作用。 四、括号:补充说明 在文段中,括号属于补充说明的部分,不属于重点内容,因此可以略读。 【例】很少有人会视婚姻为儿戏而动辄闹离婚。如果说结婚好比“试错”(如果事实证明结婚选择没有错误,婚姻双方就皆大欢喜,白头偕老),离婚则好比“纠错”,法律一方面为“试错”提供了方便,也就应当同时为“纠错”提供方便,甚至可以说,提供后一种方便比提供前一种方便更重要。 这段话主要是说( D ) A.婚姻是个试错纠错的过程 B.有些人对结婚离婚的态度很随便 C.结婚是为了试错 D.必须保障离婚自由 【解析】括号内容是对“试错”的补充说明,对于确定文段重点用途不大,可以略读甚至不读。 五、问号的分类及作用 设问:自问自答——引出重点话题 反问:文中有答——表达倾向性 疑问:进行询问——不确定性 (责任编辑:学习乐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