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 学 目 标 知识 与 技能 学生自主探究解决“求比一个数多几分之几的数是多少”的应用题;进一步培养学生画线段图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解答这类应用题的熟练程度。 过程 与 方法 通过学生自主探索解决问题,加深对两种应用题的认识,同时培养学生比较、归纳的能力。 情感 态度 与价 值观 通过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性教育,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和兴趣。 教学重点 通过对比分析,正确熟练的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通过对比分析,正确熟练的解决实际问题。 教法与 学 法 自主探究、讨论交流 教学准备及手段 课件 教 学 流 程 二次备课 教学内容: 课本第14--15页的例9,完成“做一做”和练习的三第4、5、6、7题。 教学过程: 、复习旧知 1. 找出单位“1”和比较量。 (1)三峡工程 的发电量用在了东南沿海地区。 (2)一瓶墨水已经用了 。 (3)学校图书馆儿童读物占全部图书的 ,儿童读物的 是科普读物。 学生观察后,独立思考。 汇报时,让学生找到单位“1”的量和比较量,根据关键句说出基本的数量关系。 ⒉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来继续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二、探索新知 1.出示例9 人心脏跳动的次数随年龄而变化。青少年心跳每分钟约75次,婴儿每分钟心跳的次数比青少年多 。婴儿每分钟心跳多少次? 【阅读与理解】 ⑴学生独立读题。 ⑵交流从题目中获得的信息。 ①青少年心跳每分钟约75次。 ②婴儿每分钟心跳的次数比青少年多 。 ③求婴儿每分钟心跳的次数。 ⑶学生完成教材例题9中“阅读与理解”的填空。 【分析与解答】 ⑴找到单位“1” 提问:题目中 是把谁看作单位“1”? ⑵画线段进行分析。 教师结合学生交流情况板书线段图: ⑶交流解题思路。 思路一:先求出婴儿每分钟比青少年多跳的次数,再求婴儿每分钟心跳的次数。 思路二:先求出婴儿每分钟心跳的次数是青少年的几分之几,再求婴儿每分钟心跳的次数。 ⑷独立解答。 教师巡视,辅导有困难的学生。 ⑸学生汇报算式,教师板书。 【回顾与反思】 ⑴回顾分析题意时采用的方法以及采用这种方法的好处。 ⑵检验计算结果的合理性。 先让学生自主检验,再组织交流汇报。 先求出婴儿每分钟比青少年多跳的次数:135-75=60(次);再算多出的次数是青少年的几分之几:60÷75= 。 ⒉教材第15页“做一做”。 ⑴学生阅读题目,理解题意,交流对题目的理解。 ⑵介绍有关“噪音”的知识。 ⑶运用线段图帮助学生分析题意,寻找解题方法。 ⑷让学生说出图中各部分表示什么?哪些是已知的,哪些是要求的,哪一个是表示单位“1”的量?让后把线段图表示完整。 ⑸四人小组讨论,根据线段图提出解决办法,并列式计算。 解法一:80-80× =80-10=70(分贝) (6)鼓励学生根据题意、结合线段图,想出第二种解答方法。 解法二:80×(1- )=80× =70(分贝) (7) 学生讨论两种解法的不同:两种方法都是从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入手。第一种思路是从总量里减去一个部分量;第二种方法是求出部分量与总量的比较关系,再运用求一个数的几份之几是多少的方法求出这个部分量。 ⒊小结。 三、巩固练习 ⒈教材第16页“练习三”第4、7题。 求这道题是“已知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少几分之几,求这个数是多少”的应用题。 ⒉教材第14页“练习三”第5题。 求这道题是“已知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分之几,求这个数是多少”的应用题。 ⒊教材第14页“练习三”第6题。 这道题是部分和总数之间的关系。 四、课堂小结 今年天我们学习了“求比一个数多(或少)几分之几的数是多少”的应用题,解答这类应用题要先找准数量关系,画出线段图,然后列式计算。 作业设计 板书设计 分数乘法应用题 (责任编辑:学习乐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