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清楚自己的目标
有一个对话是这样的:“请你告诉我我应该往哪里走?”“这要看你去哪里。”“不管去哪里都行”“那么你随便走哪条路都行。”
现在还在正式报名期间,相信不少人对于目标院校,依然是迷茫的。应该怎么走,你的目标是什么,没人比你自己更清楚。很多童鞋都只想着考上就行,不挑。但你知不知道:选择越低,你的动力也就越弱。
考研,其实并不难。但自己都放弃,很随意了,再一般的学校,你也考不上呀。尽快确定你的目标,端正自己的复习态度。
不知道应该干嘛
很多人对自己的复习都没有一个很好的规划,比如之前不少人问刷完1000题应该干嘛,最近也有很多人纠结是用肖的精讲精练,还是小草?等等。每天很多时间和精力,都在这样的纠结中白白浪费了。
考研是一个浩大的工程,这个工程需要一个总体的时间规划,这规划一定要尽量做细。把每一科的任务都分为几个阶段,把每一科的任务都细化到周。
对于任务规划,永远不要觉得多花了时间。想好应该干什么,再去行动,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要知道目标越明确,人的动力就会越足,效率也会越高。每天睡前都花点时间做个小总结,今天收获了,完成了什么目标,同时列出第二天的学习清单。
无止境拖延
相信每个人都有或多或少的拖延症,今天说好做完的事情,结果拖到了以后。后面的任务也就相应的顺延,导致拖延越来越严重,效率越来越底下,也越来越没自信。
前段时间听到一个笑话大致这么说的:该做的工作不要一直拖,否则这些工作会彼此交流,产生情愫,源源不断诞生出越来越多的工作……
所以呀,我们一定要坚决完成自己制定的计划/目标。在设定目标的时候,我们必须要建立清楚的、切实可以达到的目标,并给目标设定Deadline,我应该什么时候完成。
同时,我们必须要清楚知道应该先做什么,后做什么。每天早上起床,吃早餐,去自习室的路上,想想我早上应该做什么,预计完成哪些事情。中饭和晚饭之后也都要这样想一下。一天晚上结束,走在回宿舍的路上,或者在操场运动跑步的时候,总结一下今天完成了哪些学习任务,接下来应该怎么复习,侧重点是什么……
清晰地知道自己此刻应该做什么,是避免偷懒,避免拖延,走向高效的重要一步。
时不时就被打断
马原里给人下了如下定义: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不要告诉我你还没复习到这……)所以我们必不可少地会遇到一些和学习无关的事情。如:同学过生日、院系组织的一些活动、同学组织去唱歌等。本来安排好的学习计划,因为一些事情的耽误而耽搁。
除了外部的客观因素外,很多时候,也是因为我们自己的不自律!懒惰的人总是可以找到很多逃避学习的方法:在楼道口溜达以寻找无聊可以聊天的人;假装上网聊与考研相关的事情;不断清理书桌和抽屉里的考研资料;总在在问别人哪种考研书更好等等……有时候不少心打开手机,刷刷微博微信,几个小时就没了,复习的心情也没了。
在考研路上,尤其是现在这么关键的时候,一定要学会克制,既然选择了考研就需要放弃很多娱乐活动。如果觉得自己很难自律,那就不要呆在充满诱惑的地方复习,去图书馆找一片可以让自己的心静下来,不被打扰的地方学习。出门复习就把手机就放在宿舍,要相信没人会找你,你也没有那么重要!如果手机带着有必要,那就在开始复习的时候就把手机关机或者静音。
除掉手机这个隐患,你被打扰的次数会低得多得多。
追求完美主义
很多人(女生居多),无论形式还是内容,都想要把笔记做得漂漂亮亮、工工整整的。稍微弄脏了一点,或者做错了,就修来改去甚至重抄一遍。很多人听课的时候,也就干做笔记去了,老师讲什么,就抄什么,想把老师讲的能够全盘誊写到笔记上面,有什么用呢?!我们看视频、做笔记的目的难道不是为了学会这个知识点么!
要知道,考研没有哪一科是比谁的笔记要漂亮(当然,卷面的整洁还是很重要的),这样无形会额外花费你大量的时间。笔记的作用是增进大家对知识点的理解,以防现在学会了、懂了,过几天就忘了。
很多东西,都可以就在资料书对应的位置上记着,保证对于这个疑点,下次看到能够回忆起来是怎么回事,就够了。
一到考试就不行
让我们对自己提个简单的问题。请想一想:在考试中,什么问题基本上从来都不会出错?
考卷上的名字!
为什么呢?很简单,自己的名字天天听,天天看,天天写,早已是烂熟于心了,闭着眼睛都不会写错啊!换句话说,想写错名字也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啊!
比如大多数的学生都知道巴尔扎克是一名作家,但如果考的问题关于巴尔扎克的国籍,那么在答案里就会写出英国、法国、美国,除了中国只要是知道的国家名都可能被写出来。说明什么问题呢?
首先说明学生学习过他的文章,而且也听过老师关于作者个人情况的讲解。学生在这个知识点上掌握的不够全面,没有形成深刻的记忆,所以到考试的时候对一些细节就不能确定了。或者一道数学题目出现了,而且知道平时做过,也曾经做对了,可在考试的时候就是想不起怎么做了!
这就是不扎实的表现。
而不扎实对学习的最大功能和贡献就是,对学业花费了许多时间得到的学习结果和无知是一样的。虽然你曾经会过,但到了某个特殊的时刻,你所做的反应是不会!这说明你其实还是不会,不管你是否曾经会过!
如果说因为无知而不能得分,是可以理解的,那么要是由于不扎实的原因而失分的话,不仅不能得到原谅,还应该自责啊!
对考试的看法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会者不难,难者不会!
成为有备无患的“会者”
帮帮在前面讲过,错误发生的原因等内容,在那里我们谈的是在错误发生后,我们应该采取什么的措施来对待错误,其中就要错误的分析及错题本的建立等,是属于错误后的对策。而我们现在关心的是,如何从正面入手,避免错误的发生。让我们从第一种错误原因说起,就是概念不清。
“概念不清”的现象又分两种情况。一种是对知识点开始接触学习的时候就没有弄明白,后来混到了考试的时候也没有搞清楚,属于没有理解而引起的,所以通常是程度和基础比较差的学生会表现的更多;另外一种是当时明白了,后来由于比较长的时间间隔,对知识点有所生疏和遗忘而导致的。
(责任编辑:学习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