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黄金备考期来了,有的同学却发现自己学不进去,集中不了注意力,怎么破?新东方在线给大家支支招: 一、为什么学不进去 1.不学习,是因为可怕的线性思维 这个应该是你静不下心来学习的重要原因之一。 从小到大,我们所做的一切学习活动,都有人帮忙指出前进的方向和所能达到的目的地。 上小学好好读书,将来可以考个好一点的初中;初中好好读书,将来可以考个好一点的高中;高中好好读书,将来可以考个好一点的大学;只有上了好一点的大学,将来才能找到一份好工作,才能有一个好对象...... 你看,我们付出的所有努力,都有实打实、可以掌控的结果。 在大学之前,学生只要努力就行了,至于为什么要努力,大家一点都不关心。 线性思维带来的最大负面影响,就是让人容易产生恐怖化的情绪。 很多人都会抱怨: 完了完了,我大学只能去一所很普通的二本学校读书,感觉这辈子就要玩完了; 完了完了,我这次的六级没有过,今后找工作肯定非常难,感觉大学白上了; 完了完了,在这样我考不上研究生了,是不是太丢人了,咋办啊…… 心理学家埃利斯将我们常常夸大生活事件带来的消极影响的倾向称之为“恐怖化”。 因为这样的线性思维,一旦有什么事情没有按照既定的线性往上发展的时候,我们就会自己给自己制造障碍,自己给自己加戏,而且还是苦情戏。 但实际上,现在让我们焦头烂额的事情,在人生的漫长河流中,连再小的浪花都不是,但因为受制于这样的线性思维,往往会刻意夸大现在的痛苦,看不到将来还有什么好留念的地方。 2.不学习,是因为相对剥夺的存在 美国著名女诗人艾米莉·狄金森曾经写过这脍炙人口的诗句: 假如我没有见过太阳, 我也许会忍受黑暗。 你可以理解为,人之所以会痛苦,是因为觉得自己应该也要拥有其他人同样拥有的东西,如果得不到,就会非常痛苦。 人是一种社会性动物,既然是社会性动物,就无时不刻都在和别人进行比较,但因为你和周围的同学,高考成绩都差不多,因而无论怎么比较,差距都不会过于明显。 可随着互联网的兴起,别人取得了什么样的成绩,都能通过各种载体传播到你眼前,加上互联网存在着极其严重的“幸运者偏差”,于是你看到的,全部都是比你厉害很多,比你牛逼很多的人。 看到有人12岁上北大,于是觉得自己无论成绩多吊,也是渣渣; 看到有人常年8块腹肌傍身,一年四季都在吃健身餐,于是你觉得自己好丢脸哦; 看到别人年纪轻轻就拿到3000万的风投,不久就要上市敲钟,你看了看自己的工资单,脸都红了。 比较可能会激发你向上的动力,但也会激发你相对剥夺的感觉:你会认为,凭什么别人有的东西,我就没有! 长年累月地和远在天边的人进行对比,你可能会认为别人所取得的成绩,可以给你增添许多精神动力。 但实际上,如果你一次次地没有变成他们那么厉害、那么牛逼,那给你造成的挫败感,一定十分强烈且很难挥去。 一旦尝试到挫败感的滋味,你是完全不可能再静下心来学习的。 所以,因为有一个月考上研究生的例子,你就觉得自己坐在这里努力又努力,却连个英语阅读都不能全对,你就会挫败失落,觉得学学学学个什么劲。 3.不学习,是因为有很多人取悦你 现在的手机软件,不刷不知道,一刷吓一跳,现在各种软件和游戏APP对于人性的把握,简直是要上天入地啊。 复习完回到寝室是不是非常没意思?没有关系,它们会给你推送各种搞笑轻松的视频。 或许这样你还不满意,没有关系,它们可以根据你的浏览记录,或者在其他平台上的搜索信息,给你推送“猜你喜欢”,“大家都在看”的内容。 对于一个在学校没有任何存在感,老师对其又不加以重视的学生,或者对于一个在职场上到处碰壁,没有人把他当回事的人来说,刷各种头条类网站和玩游戏,是kill time和获取存在感的最佳途径。 当然,也只有在虚拟的网络之上,软件和游戏的开发商们,才会珍视你的需求,知道你想要什么,并千方百计地想要讨好你,留住你的时间和注意力。 这样的回报率很高,让你立马就能很开心,可是考研呢,学到掉发都不一定会给你带来回报,于是就更不想去学习了。 二、该怎么办? 1.用“追求卓越”来替代“追求优秀” 这是解决线性思维的一个好方法。 线性思维不允许我们在追求目标的路上偏离既定的路线,一旦偏离既定的路线,我们会感到深深的无奈和绝望感,从而不会想着再继续去努力,继续去改变已然发生的事实。 现在有三条路从A到B,1号路线直线从A到B,不需要任何曲折;2号路线开始的时候稍微绕了个弯,之后也是坦途;而3号路线一路曲折,各种绕弯,最后也还是到了。 在“追求优秀”的人看来,从A点出发达到B点,只有1或者2这两条路可以走,因为他们不允许自己犯错,对偏离既定路径的事实,无法接受。 而在“追求卓越”的人看来,从A点出发达到B点,有1或者2任意一条路径走当时是最好的,但如果中间出现曲曲折折,兜兜转转的路径(如3),他们也可以接受。 你可以发现对于同一个事件的解释和反应,这两种不同信念的人,给出的反应是不同的。 同样都是六级考不过,“追求优秀”的人倾向于一考定终身,会自己给自己强加“恐怖化”的情绪;而“追求卓越”的人,则暗自检讨不过的原因,争取下一次避开之前犯下的错误。 也不是说第一种就不好,也有适用第一种的人,他们属于不会被打垮,对自己非常有信心的人。 对于在考研路上有些脆弱和敏感的人er来说,我们应该多去关注过程,为什么今天过得不顺利学的不够好,不要去给自己制造压力,你一直努力,怎么就考不上,不去想结果,坚持下去对于我们就是一种胜利。 2.盯紧别人的成功,不如记录自己的想法 记得巴菲特曾经说过这样的一句话:时刻盯紧别人是否赚到钱是最愚蠢的做法。 当你时刻盯紧别人的学习成绩或者取得了多大的事业成功时,那留给自己的时间和精力,一定会大幅度地减少。 想想你和别人在赛道上进行赛跑,当你时不时关注别人是否有在用力,穿的是什么装备,用的什么牌子的洗发水,那别人有什么风吹草动,都可以在你的内心里,引发巨大的风暴。 所以,时刻和别人进行比较,并不是让自己静下心来学习的好方法,一个更好的方法是,找一个本子,把自己每一天完成的事情,给记录下来。 《小狗钱钱》里面的主人公,正是因为每一天对自己的收支情况做记录,才慢慢地养成了关心自己并不断积累财富的习惯。 即使是一些负面消极的信息,你绝对也可以将它给写下来,因为只有当你把焦虑和痛苦的情绪给记下来,下次遇到同样的问题时,你就可以轻松地找到应对的方法。 查理·芒格曾说:如果我知道自己会在哪里死去,我就永远都不去那儿。失败的经历,其实也有它的价值。 记录自己的想法和取得的进步,可以让你避免下次再犯同样的错误。 在考研这一路,去更多地在乎自己,在乎自己今天的进步,在乎自己今天的困惑,把你的这些情绪或想法,自我消化掉,你会变得更强大。 所以,随便拿个本,把你的想法记下来吧。 坐在那里,各种吐槽,各种画小人诅咒,各种抱怨。做大量的无用功。但是都用纸笔记下来,要是光用脑子想,很快就控制不住想玩了。 就是写写写,全是和学习有关的事情,然后在某一个点,突然灵光毕现,豁然开朗。 3.再多思考一层 每当你躺在床上准备刷微博或者抖音的时候,都去反问一下自己: 我现在很累吗?我干嘛要沉浸在人工算法给我无尽的推荐之中?这对我有什么好处吗? 多思考一层的结果,是为了不做一名被动的信息接收者。面对过量的信息,自己为难自己,强迫自己走出别人乃至人工算法设下的圈套和牢笼。 下次你也可以尝试用这个方法,当遇到别人跟你说:哎呀,我最近看了一本书,名字叫XXX,真的好棒啊! 当自己遭遇到这样的一种情况,你自己可以给自己发问: 他所说的好,好在哪里?如果是我看了的话,会得出和他一样的观点吗?他会不会随波逐流,人云亦云呢? 被动地接受信息,通常很容易,因为无需动用自己的脑力去多思考一层。但时间久了,会产生路径依赖,到时候想动用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可能这种能力,已经丧失殆尽了。 在想去玩的时候,问问自己,我就真的痛苦到必须玩手机了吗?我要再学半个小时再玩是不是也可以?我一定可以学得很好呀!多鼓励自己去做积极的事。 所以总结一下,学不下去的时候怎么办?早起,好好吃饭。 收拾屋子,重新摆放物品位置,拿书到图书馆去。 图书馆学不下去的,换个位置。 换到咖啡店去。 换到教室去。 出去跑圈。 找个秒表,整个本,一分一秒的趴桌子上死磕。 但是有个前提:你心里是真的想学习的。 相信自己,你会学进去的! (责任编辑:学习乐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