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愿意去师范大学读师范,还是愿意去综合大学读师范,或者是压根就不想读师范?” 答案非常现实,越来越多的人不愿意去读师范学校了。 在搜索引擎搜“为什么大家都不愿意读师范院校?”,会有诸如“为什么男生不愿意读师范大学?”“学妹,知道我为什么劝你不要去师范院校吗?”“为什么大学生都不愿意当老师?”之类的文章排在首页。 翻看内容,不难发现,吐槽最多的主要集中在“教师这个职业投入多、回报低、压力大、风险高”,尤其是中小学老师。 近年来,确实有一种声音,“每年报师范专业的学生,部分是因为高考成绩不理想,不得已而为之”。为此,也造成了目前国内师范专业生源质量差,中小学教师整体素养下降,形成三流二流老师教部分一流学生的现象。 有人把这种现象归因为,“教师人才成长相对较慢,需要长时间的训练积累,一般在40岁以后才成熟,在别的行业,可能早就有所成就”。 老师这个职业多和“清贫”二字关联,尤其是乡村教师。 一名在编老师在知乎问答中很直白地指出:“大部分地区在职教师是不允许做课外辅导的,发现了轻则警告处分,重则开除公职。课外班老师有好多是从学校辞职的,是什么原因让他们舍弃了本来稳定的工作,摘掉了头上的光环,放弃了事业单位编制,甘愿做一个课外辅导老师呢?因为穷!” 从生活角度来说,很多学生,尤其是双师家庭的孩子,看到老师的辛苦付出和生存现状,断然舍弃了教师这一选择。 不过,未来五年,这种情况有望好转。 今年初,教育部等五部门联合印发《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2018-2022年)》,计划提出,经过5年左右努力,办好一批高水平、有特色的教师教育院校和师范类专业,基本健全教师培养培训体系。 针对师范生生源质量改善行动,《计划》提出,要依法保障和提高教师的地位待遇,通过多种方式吸引优质生源报考师范专业。 首先,将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免费师范生”改称为“公费师范生”,履约任教服务期调整为6年。推进地方积极开展师范生公费教育工作。 其次,鼓励高水平综合性大学成立教师教育学院,设立师范类专业,招收学科知识扎实、专业能力突出、具有教育情怀的学生,重点培养教育硕士,适度培养教育博士。 率先落实这项政策的是广东省。以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为例,今年首次招生52名英语(师范类)专业学生,批次在提前本科批。这也是打造广东特色“新师范”的良好开端。 值得期待的是,未来五年,在学科建设、教师队伍建设,甚至经费投入比重方面,师范院校都将迎来发展的春天。对于即将本科升学、读研深造的学生来讲,提前摸清师范院校的“底细”,掌握优势学科,做到心中有数,才能在未来竞争中赢得先机。 目前,我国师范类高校众多,大概分为三个梯队。6所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省部共建师范大学、省属师范大学。部署师范高校整体水平较高,就业基本不受师范两字影响,只受专业影响;省部共建高校的办学规模、师资要比省属大学高一个层次;省属师范高校是我国目前培养中小学教师的主力高校,师范类专业直接就业基本以教师居多,不直接就业的未来考研方向受专业影响。文章开头提到“越来越多的人不愿意读师范院校”,多集中在第三梯队。 我们按照2018年中国校友会网榜单师范类大学排名,整理了全国顶尖师范院校的优势学科。 1.北京师范大学(985工程、211工程、双一流) 学校现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4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36个,二级学科博士点108个,二级学科硕士点152个,覆盖除军事学以外的12个学科门类。另有教育硕士、法律硕士、工商管理硕士、公共管理硕士等14种专业学位硕士培养类型和1种专业学位博士培养类型(教育博士)。 国家级重点学科:0401教育学、0402心理学、0501中国语言文学、0701数学、0705地理学、010101马克思主义哲学、030304民俗学、060101史学理论及史学史、060106中国古代史、070201理论物理、070304物理化学、细胞生物学、生态学、120403教育经济与管理 “双一流”学科建设名单:教育学、心理学、中国语言文学、中国史、数学、地理学、系统科学、生态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戏剧与影视学、语言学、系统理论 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
2.华东师范大学(985工程、211工程、双一流) 学校具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的一级学科有30个,具有“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的一级学科有37个(含“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28个);具有“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的二级学科有3个,具有“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的二级学科有6个。 学校共有教育硕士、公共管理硕士、工程硕士、体育硕士、翻译硕士等20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和教育博士专业学位,专业学位教育已成为学校研究生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各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人数已经超过学术型硕士研究生。 国家重点学科:0401教育学、040201基础心理学、050105中国古代文学、070101基础数学、070207光学、0705地理学、生态学 “双一流”学科建设名单:教育学、生态学、统计学 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 ? 3.东北师范大学(211工程) 学校现有21个培养研究生的学院,34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2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0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教育博士专业学位点,17个硕士专业学位点;学科点覆盖了除军事学和医学以外的11个学科门类,形成了综合性学科格局,“文科振兴繁荣、理科提升突破、工科培育成长”的格局正在形成。 国家重点学科:040101教育学原理、060108世界史、细胞生物学、生态学 “双一流”学科建设名单:马克思主义理论、世界史、数学、化学、统计学、材料科学与工程 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 ? 4.华中师范大学(211工程) 学校拥有1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4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3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5个专业学位授权类别,92个博士点,180个硕士点。 (责任编辑:学习乐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