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给大家介绍一个人——Tony Buzan。 英国大脑基金会总裁,世界著名心理学家、教育学家,被誉为英国的“记忆力之父”。以“思维导图”闻名于世。
他的作品介绍了大脑是如何工作的,指导读者根据大脑的工作模式找出适合自己的科学的学习方法,帮助学习者更好的吸收、提取信息,记忆和应用。
Tony Buzan在书中提出一些观点: 人类大脑可以实现快速有效阅读,不是慢才有效; 快速阅读可以让注意力更集中; 泛泛而读和不分重点一字一字读都是错误的阅读习惯。
英文学习者的语言水平、兴趣爱好、学习目的、阅读材料都不相同,具体内容需要具体分析,阅读速度要根据目的调整,精读不一定要慢、读书也不能一味求快求多。 小E贴士: 精读不要刻意追求速度和数量,根据目的,分清阅读材料的重点,有节奏和重点研读才是核心。 2.精读的正确打开方式 我们要首先明确一点: “精读”的定义应该是“有目的、高效率、最大化理解内容,掌握核心信息”,也就是analytical reading。 因此,当英语学习者拿到一本书或者一篇文章的时候,不要毫无重点的逐字逐句研读,这样过于浪费时间、消耗注意力。 磨刀不误砍柴工,在开始精读之前,我们要总览和预习。这个步骤至关重要,必不可少。
Tony Buzan在《Use Your Head》(启动大脑)中指出: 正式阅读学习之前的预习,就好比从A地开车到B地之前先计划一条线路,你需要了解地形,然后决定是走一条风景优美的远路,还是一条近路。 也就是说,开始精读之前需要通过预习明确自己的阅读目的,为精读找到方向和套路。 预习的时候要关注这么几个方面: 1,扫描文章的主体结构,翻看书籍目录; 2,文章读标题,首段和尾段,每段的前两句话,关注关联词,书籍读章节标题和简介,了解的核心内容; 3,明确自己了解哪些部分,想从阅读中学习什么,拆分出核心观点、重点说明、例证,列出精读计划。 快速定位关键信息也是所有阅读考试看重的能力之一。这样可以帮助我们对文章有全局观,知道作者的大方向是什么。 小E贴士: 1,生词只做标记,先不要去查; 2,注意段与段、句与句之间的联系,多思考“为什么”; 3,给你认为值得学习的表达做标记,但不要贪心; 4,这一点非常重要:精读不是死磕,读懂90%左右就够了,要学会let it go。 怎样明确精读效果: 读完之后给别人用英文复述,讲得清、说得明,别人听得懂才是真的读懂了。 3.做笔记的正确方法 正确高效的笔记,一定不是“逐字摘抄,复制粘贴 ”, 而是提取关键词,用自己的话重新组合。 记笔记的时候要注意这么几点: 记笔记要举一反三,不要呆板抄写 笔记是学习内容总结和分析,不是抄写原文。每段精选5个单词或一两个句子,自己拓展造句10次,远胜于抄下所有生词和例句;最好每日记录学习进度和心得,总结反思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不要求多求快,质量永远比数量重要。 多样化记录,高效利用笔记 只是利用手写笔记整理学习内容是不够的,kindle、录音、记录APP、云存储、微博、微信……多多利用各类记录方式,形成自己的笔记体系,保证能够随时翻阅,精确查找。 小E贴士: 输入和积累不是目的,想方设法用起来才是。要积极为自己制造环境分享,才能以输出倒逼输 今天小编给大家推荐:全球顶级大学最流行的5种笔记方法,保证让你的学习效率upupup! 1. 康奈尔笔记法 “康奈尔就是那个很会记笔记的学校?” “我听过很多遍,到底是什么鬼?” “康奈尔的学生都会用吗?” 以上这些疑虑可能是大家第一次听到康奈尔法都会问的,其实它一直是童鞋们最欢迎的笔记方法之一。康奈尔笔记法的来源其实是:
这种笔记法要求我们把笔记分成3部分。 右边是普遍区:记课堂上老师讲过的重点。你要做的就是总结——大家要记得这里你需要巧妙运用各种符号和缩写。 中间区域是普遍区的补充:在页边空白处写批注有助于理解和关联每一部分笔记。这个部分可以在课堂结束时写。 左边是“摘要”部分:这部分上课时先不写,留到下课温习时再补充。这样你就不需要时刻紧跟老师语速,也不用奋笔疾书。你应该在这个区域做要点总结,以更好地反映课堂笔记。
一些小TIPS: -使用符号 -善用缩写 -言简意赅 -列要点 -每行之间空行 2. 折页笔记法 这种方法与康奈尔法有相似之处,但它有一项独特的原则:把页面垂直分为两部分,左侧部分是主要思想,右侧部分是次要思想和你的感悟。 折页笔记法的核心是:你在写笔记的同时,也在组织所有内容。这是一种能帮你有效优化时间的好方法。 所以之后我们在备考的时候,可以将左侧部分遮起来,根据右侧部分回忆左侧部分的内容,以加深记忆。
3. 思维导图法 (责任编辑:学习乐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