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2018年初级会计职称报名条件怎么大改,其最终目的都是在为会计行业挑选人才。而作为已经踏入会计行业的我们自然是要顺应时代需求,尽快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争做行业最紧缺的会计人!!! 变化一:会计从业 报考不再需要了 众所周知,依据近期财政部门负责人的讲话来看,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将不再作为会计行业的准入类证书出现,今年中级会计职称的报考,也不再需要会计从业资格证书,这就说明,会计行业等级考试或将不再依照具备从业资格证书及由此反映出的个人专业工作年限而设限。由此预示出,2018年的初级会计职称考试也将会取消“必需具备会计证”这一报名条件,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加强人才流动,为会计行业增添新的色彩,告别了一纸证书看能力的旧经济时代,迎来了更加注重专业知识储备和业务操作水平的时代。 变化二:学历过低 可能不能报考 2017年的初级会计考试报考条件中对于学历的要求是,只需要高中级以上的学历即可。面临从业证这一条件降低的情况下,报考人数激增,很有可能提高学历门槛,来对报考人员进行初步的筛选。除此之外,依据各省事业单位招聘条件中,对于财务会计类相关的岗位的描述,相对而言门槛都较低,基层人才资源过剩,精英人才缺失的现状,择优选拔刻不容缓,因此,2018年的初级考试报考条件可能提高到大专及以上文凭(含在校生)。 变化三:专业限制 提高行业专业性 对于报考条件中专业性限制的可能其实不大,但是依据现在的情况来看,考生们及专业人士对此的呼声都很高,由于会计日常工作中体现出专业性较强,如果在报考条件中,限制特殊专业性的考生报考,可能会在一定的范围内筛选出一批浑水摸鱼的“考证族”,即只为了考证而考证,或只有证书没有能力的人。但多数专业人士认为,这一报考条件的通过可能性较小,目前我国施行人才多元化、综合型发展,如果限制了专业报考,可能会埋没了一些有能力、或对会计专业很有兴趣的专业型人才。 变化四:地域不限 省去报考繁琐 在之前的报考条件下,报考初级会计职称考试报名必须持有的会计上岗证书与报考地区一致,如果不一致的情况下,需要本人亲自办理会计证书的调转,其间的流程比较复杂,耗时较长,很不方便。因此,随着会计从业取消,考生们可以选择外地报考,省去了调转会计证的繁琐,降低考试成本的同时也节省了时间,为会计行业的人员流通提高了极大地便利。 会计证取消了,是否意味着以后从事会计工作将不再有门槛限制?当然不是,毕竟会计证只是一个最低门槛,除此之外,还有初级、中级、高级职称、注册会计师和税务师等其他评价会计专业水平的资格证书,使会计行业的专业性能够得到保障。 既然会计证已经“金盆洗手”,不再做会计行业的“门槛”,那么其他候选人中谁会成为新的行业“门槛”呢? 1、初级会计职称成为会计行业的“门槛” 有的小伙伴会说,会计证取消了,初级会计职称证当仁不让地成为会计行业的“门槛”了,有以下三点原因: 基层人员过剩,门槛或将抬高 过去持有会计上岗证就能证明你能够担任会计类工作,事实上,很多企业也是拿这个作为评判标准,但在之后的工作中发现,这一类人虽持有证书,但专业知识不过硬,实务操作不熟悉,工作经验缺乏,在工作中的表现不尽如人意。 会计从业证“泛滥”,一个岗位多人竞争,而且应聘者的专业知识和职业素养也是参差不齐。那么,基于基础会计人员供大于求的供求状况,企业招聘或将从持有初级会计职称证书的人员中直接招聘,相较而言,初级职称证书给会计人更多的专业知识和能力认正! 由此可见,想要进入会计这一行业,就必须有着过硬的“基本功”,应届毕业生需要靠专业知识和能力,转型做会计的人员则需要获得更具含金量、难度更高的初级会计职称或者CPA证书。 人才结构变化,通过人数减少 在新的市场需求下,财政部将促进会计人员合理流动作为近期的工作重点。合理开展人才交流工作以及建立供求数据库,根据市场人才需求促进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引导社会会计人才资源合理配置。 会计改革与发展“十三五”也指出要深化会计职称制度的改革,重点培养中、高层精英,使得会计人才结构更加趋向合理。2017年的中级会计职称考试报名条件修改,证书之间互不影响,增强了考生的自主性。体现出国家在加强会计各层次人才流动的同时,也在控制通过考试的人数,从侧面反映出初级会计职称考试难度将会加大,对会计人的要求更加严格,进入会计行业的门槛自然抬高。 角色转变,适应新趋势 高顿财经职业发展研究中心专家提到,会计行业面临转型的关键时刻,在与国际接轨的进程中吸纳更多优秀会计人才,需要在入门门槛上做文章,淘汰哪些只会做账而不会管理,内控的基层人员。 目前,会计工作已经进入多元化时期,不再是单一做账、记账。未来这一角色的工作更加侧重于管理、内控、风险规避、数据分析已经税务筹划等事物。 这也预示着会计的门槛逐渐提高,很快,初级会计职称或将取代原来的“会计上岗证”。那么,在校大学生和正在备考会计从业的考生要继续保持学习的姿态,以不变应万变,尽早获取高含金量的会计证书来为自己增值! 经济全球化的加深,会计人员的作用日益突显,他们的职业素养和专业胜任能力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内容之一。而我们的会计人才结构还处于“大而不强”的阶段,所以,提高会计门槛势在必行,只有保障会计人才的可持续发展,才能顺利完成会计行业的转型升级! 2、中级会计职称已经晋升为会计行业的“标配” 随着《关于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的意见》的实施,政府明确“十三五”期间增加会计职称人才的比例,以解决我国2000多万会计从业人员“大而不强”的局面。在政策的驱动下,2017年中级会计职称报名人数出现爆发式增长,比2016年增长了28%,毫无疑问的说,中级已经成为会计行业的“大腿”,也是事实上的“标配”,有以下五点原因: 1)报考高级会计职称必须具有中级职称证 报考高级会计师的最基本条件是:取得博士学位,并担任会计师职务二至三年;取得硕士学位、第二学士学位或研究生班结业证书,或大学本科毕业并担任会计师职务五年以上。 因此,如果想往更高层次发展,中级会计职称证书是必考证书,没有之一。 2)会计职称证是行业的主流,而中级职称是中流砥柱 根据财政部的数据,截至2016年年底,累计有585.6万人通过考试取得了各级会计资格证书,其中:初级404.4万人,中级168.7万人,高级12.5万人。会计执业资格考试通过的人数为:注册会计师12.1万,税务师13万。根据数据我们可以明显看出,会计职称证(初级、中级)是会计行业当之无愧的主流,而中级就是其中的中流砥柱。 ![]() 3)会计人求职,“中级”已经成为硬性指标 从会计人的发展角度来说,拿到中级会计师证书,能给我们的提升和职业发展带来更多机会。下图为小编刚刚在全国最大的招聘网站的截图,连最普通的会计职位都明确必须具备中级会计职称证。没有中级职称证,连找工作都会被HR鄙视。 ![]() 4)中级证是“升职加薪”的保证 这个说起快来很现实,大家出来工作几乎是为了钱,为了生活,工作必然与升职加薪挂钩,只会填填凭证,没有什么大作为,肯定不能得到上司及领导的青睐。两个同样优秀的会计,升值加薪的时候,中级证书一定是重要参考项,有了中级证升职加薪更容易,也更有说服力。 5)没有中级职称,会有被“末尾淘汰”风险 现在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公务员都已不再是铁饭碗,想要在职场立足,不仅要有经验,还要有实力,而“中级”职称证就是会计人实力的证明。 另外,考证也是快速提高个人能力的最有效的手段。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步伐越来越快,各种知识都在与时俱进,不断更新,尤其是会计这一行,各类知识都随着国家政策法令在改变,不想学习,故步自封的会计很可能被末位淘汰。只有哪些拥有扎实的财会知识,能在会计知识的更新中及时掌握岗位所需要的知识才能在竞争中站稳脚跟。 会计证取消后,假如初级会计职称证真的成为“门槛”,为了不让自己再可有可无,2018年的中级报考条件会不会增加“必须持有初级会计职称证”的条件?这种可能性肯定是有的。 于是有的同学会说,2017年中级报名条件都取消了“会计证”要求,如果考中级要求初级证的话,会把很多考生拦在外面了,跟财政部中级职称考试改革的初衷有背离。小编觉得也挺有道理的,既然是政策放开了,就不应该再设定一个门槛,让初级成为会计行业的“门槛”不是很好吗?
不管怎样,2017年初级职称考试已经结束,那些已经报名参加今年中级考试的小伙伴要抓紧时间学习了,早点考过肯定没有任何坏处。 |